小明m1投影仪拆机:不要买便携式投影?直接拆了告诉你
其实我拥有过不少微型投影,倒手的家伙没有十余个个也有七八个,但依然是买买买。我经常自我分析原因,为什么如此痴迷,在亮度与分辨率双双硬伤的机海中徘徊,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市场上并没有做的足够完美的微型投影仪,即常说的便携式投影仪。小明M1激光微投,采用了第一代ALPD?激光显示技术,体积小巧;最大亮度为700ANSI流明,实测亮度也达到了标称,可以算得上良心了;DLP技术使用德仪0.45寸的DMD,分辨率为1280x800菱形像素排列,观影效果还可以,看文字就没啥优势了,但是它还支持自动对焦,这个好评。
不过最为人诟病的是它的售价,竟然达到了3.5K+,在2015年远远超出了其他微投的售价,尽管标称使用激光技术,亮度超高,体积小,但是它又不像竞品类似极米科技出品的Z4 Air那样有内置电池,可以随身携带。小明激光投影没有内置电池,必须插电源使用,限制了它的使用场景。加上第一代产品较高的故障率,网传M1使用一年半过保之后,有相当的几率发生亮度下降的状况,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到最后这个产品也没卖出去多少台。
后来小明激光又连续推出了精英版S1(提升亮度至980ANSI流明),以及改良版M2和S2,依旧保持极高的售价(S2甚至达到了4K+),当然市场没办法接受。又过了两年,小明激光完成了ALPD?的验证推广效果,也随着LED微投发展市场占有份额的提升,小明科技和它旗下的几款激光微投则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小明m1投影仪外观
单独看这台当年售价3K的微型投影仪,做工和细节都是国货的精品,满满的堆料
体积是真的不大,占地面积约等于一个iPad mini
和老冤家卡西欧的短焦投影仪对比,尺寸上差不多,厚度减半,亮度是它的两倍还多
拿在手上很有质感,前面板是散热孔以及镜头保护盖,旋转后可以当支架使用,镜头盖右侧是自动对焦的摄像头
底盖上四个脚垫,很干净简洁的设计,只留有下面一排信息
下盖上方有警告贴
侧面是天线溢出口以及喇叭,立体声的
背后的接口在当时也算是标配了,HDMI口,两个USB接口,TF卡槽,耳机口以及圆形DC电源接口
自带蓝牙的可充电遥控器,拿起来轻飘飘的,有点廉价
航嘉的电源,输出可达65W
二、小明m1投影仪拆机
既然售价3K,那一定得对得起价格,让我们开拆吧,看看是不是国货精品,螺丝都隐藏在脚垫下面
然后拆掉后盖,双面胶黏贴非常结实,用电吹风加热后才拆下来
上面大量的双面胶
一开始外壳抽不出来,我找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其他固定点,只好大力出奇迹,发现里面有一个屏蔽罩歪了,卡住外壳……
滑动把外壳抽出来,上手很沉,一体成型的UNIBODY铝合金外壳,和苹果电脑外壳惯用的材料是同一种
厚度惊人,达到了1.5mm
去掉外壳的内脏,一照面就是塑料骨架与屏蔽贴,毕竟外壳是金属的,可不能短路
最明显的是这个光峰的易碎贴,保护ALPD激光部分的密封性,这个可以达到Class 3B甚至4级别的激光照射,非常危险
去掉屏蔽塑料帖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大块主板,黑色漆面,对标苹果(可能黑色的就是有高级感吧)
镜头和荧光色轮部分,这个和卡西欧的激光投影不同,这个激光色轮是包裹在激光光路之内的,只有传动杆与外界的电机连接,减少进灰
两侧的状态灯和蓝牙/WIFI信号天线
分离主板后,可以看到里面,是双层主板结构,上层是信号和驱动板,下层是激光驱动板和散热、激光模块,集成度较高,做工非常好
除去大大小小的电器元件,最明显的还是光峰科技的Logo丝网印了
主板面积比巴掌大不了多少,上面的IC比较密集,且都在同一面
老朋友了,0.45寸DMD都用这个驱动IC,德州仪器的DLPC6401 DLP? 数据处理器,datasheet点我查看
DLPC6401 数字控制器属于 DLP4500 (0.45 WXGA)芯片组,用于支持 DLP4500 数字微镜器件 (DMD) 的可靠运行。
HIMAX公司的HX6A28芯片,和3D功能相关
本身支持安卓功能,主控是瑞芯微的rk3188,28nm,4核CPU
RK3188采用四核Cortex-A9核心,官方宣称运算速度比Cortex-A7提升35%,另有消息称,RK3188在CPU端比Tegra 3要快30%,在GPU端比Tegra 3快40%。除了性能强劲之外,全新28nm lp工艺还带来了更低的功耗,相比45nm LP SoC低功耗工艺,新工艺性能提升55%的,功耗节省60% 。
左边两颗512MB的内存组成1GB内存,上面是8G的存储颗粒
GL850G,支持HUB功能的IC
还有些零零散散的IC,需要自取
背面就比较空了,S29GL032Flash, NOR 存储器容量:32Mbit 存储器配置:2M x 16bit
接下来看看下面的激光驱动部分
最大的散热风扇映入眼帘,Foxconn富士康风扇
光路部分封闭点胶的,就不拆了,里面的样子,我给你们在闲鱼上找了几张维修卖家的图
镜头部分的光路
拆掉激光驱动版
上面主要的就是几个MOS,还有大面积的散热铜箔,此外还有空出来没有下料的位置,其实这个是给亮度更高的S1版本准备的,S1的功耗更大
天线
两个喇叭,聊胜于无
镜头组侧面的DMD散热鳍片
对焦电机的排线
**** Hidden Message *****
内部有五个激光二极管的坑位
这张照片可以看的非常清晰,五个坑位,但M1只用了3个,S1是全部都用了,这个角度还可以看得到色轮和反光镜,色轮直径也就1cm左右从官方来的图片,ALPD1.0版本,色轮是四色荧光组成,激光是蓝色激光
我随后又装回去了
正常点亮,颜色偏色是因为快门速度太快
色轮转动的时候,还是有漏光的,整体是偏紫色
非常亮的画面,整体偏冷,小明激光所有型号机型,整体都比较偏色。
最后经过测量,亮度710ANSI流明,好家伙,还超标了(测试方法会有误差,仅供参考)
小明激光微投在市场定位上,是一款标新立异的高端产品,无论是用料还是设计理念,凡事都有不过,不过呢,在市场接受程度上吃了大亏,没卖出去多少台,最后惨淡收场。不要买便携式投影?直接拆了告诉你,更多投影拆机内容,还可关注:投影仪论坛
又见大神拆机贴 小明是光峰的啊 我2g网了 最喜欢看拆机了 好漂亮的拆机贴 这个质量这么差吗 2015年的货? 这种产品, 设计寿命和售后都很重要。。 现在学校教室, 公司的小会议室, 投影越来越少了, 基本上都是平板显示器
很多人都预测反了。。 看拆机,散热已经很大体积了,是外壳导热不良吗?开口加风扇会不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