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购机攻略,这些才是你最应该要搞清楚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路人甲是野百合 于 2019-10-25 15:49 编辑想必大家应该看过不少电视的选购攻略,看完这么多的攻略你们知道如何选购电视了吗,其实选购电视只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就能保证大家不踩坑完美避开雷区,这是双十一到来之前你最需的购机宝典,如果有不同看法也欢迎来下方评论区一起讨论!
一、节目源
节目源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你看的电视内容的来源,就是你到底要买电视来看什么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
01 网络资源:各类视频APP,一切通过网络途径播放出来的内容,比如电视内置的云视听,酷喵,奇异果等等,网络机顶盒里的各种视频APP。
02 (爸爸)的有限信号直播源。各地的承包商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一个月固定18块钱左右的月费。一般新的楼盘小区都会预埋好的,一个铜轴的玩意。
04 本地资源。去各大4K网站,论坛下载的各种品牌的演示片,各种1080p,各种蓝光原盘,各种,各种HDR等等,还有你的NAS里的小姐姐们。
05 花钱买的蓝光或者杜比视界的节目源。
06 投屏和同屏airplay等等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首先请记住,花钱的资源肯定是更好的资源,所以上面的节目源的等级你心里请先有个逼数,然后咱们在接着说。
第一大刚需:看直播
这里的看直播,指的不是什么虎牙,斗鱼,而是广电的中央台和北京台和地方台。
首选当地的广电信号,节目源质量是最高的,部分地区还有4K试验频道,基本也普及的1080高清片源。
三大运营商送的也能看直播,是广电授权了的有转播权的三大运营商,属于网络转播信号,广电本身节目源不是很好,经过转播和网络限制,在加上送的垃圾盒子解码也就是将就看的水平。缺点就是有的台没有授权,你家隔壁用广电看直播世界杯都在进球欢呼,你得晚个几秒才TM知道到底是那方进球了。
当然你不讲究,谁让是免费送的呢,但是你要是足球粉,喜欢体院频道请首选广电。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第二大刚需:综艺+刷剧
现在年轻人,很少有等着电视看电视剧的了,基本都是用APP。
现在电视基本都内置视频APP,很多网络盒子神小米,天猫之流也都带。
这类节目源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不花钱,有网就能看。所以,属于最垃圾的节目源,千万不要把各种APP里可以挑选的什么流畅,720p,1080p,4K, HDR的切换片源当真,那是软件方在侮辱你的智商。(多少人是这么认为的请在评论区排队交税)
节目本身其实都是出自各个电视台的制作,视屏的源资源是没问题,不过提供给各家视频App运营商后,他们就会根据自己所得到的带宽,来对节目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原本1080p的节目源通过压缩后其实也就是720,连个P都算不上。
你可能听不懂,直白的说,原来你在电脑上下载的两个人不穿衣服打架的视频本来有1G的大小,但是如果这个节目源给了APP的运营商,加密压缩后,实际上也就只有500MB了,你在线看的话就是看了一个500MB的节目源,自然没有你下载的1G的效果好。
当然这里也不能全怪视频APP的运营商,他们各自能够得到的网络带宽有限,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体恤你的流量和大环境下的网速问题。
比如一个比较小的4K电影也有20G,那么换算成兆就是20480M,一个电影咱们按照90分钟来算, 那每秒钟你需要下载3.8M的节目源。每秒稳定3.8M还想得流畅观看,网速稳定是一件非常难不容搞定的事。更贺宽运营商得不到那么高的带宽呢。所以这部分总结一下就是,所有网络资源都是垃圾,能满足基本的刷个综艺,和追个泡沫剧,看个大片?看个动作大片?将就着看吧。
另外,别以为花钱买个VIP,虽然电视端的VIP是最贵的,但是节目源素质依旧是很渣,还是那个问题,上限太低了。
最后,请别再拿网络资源里标注的4K,HDR说了,他们实际上连你本地下的720p都不如。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第三大刚需:本地资源
本地资源是最能体现4K电视,HDR功能的,也是能够发挥电视最真实实力的的节目源。
这类节目源获取方式基本都是需要自己去各大视频网站下载,几分钟的品牌演示片动辄大几百M,几个G,正经4K电影就是各种三四十G,五六十G。
这里我先不讲什么视频编码,视频码率,什么帧数和分辨率了,反正这里你记住了,节目源越大就越牛逼就对了。虽然说的绝对了些,但是如果你是小白,请直接这么理解就可以了。
这些较大的节目源才能发挥好电视的完全性能。你好歹要花费些功夫去网上下载到本地,再通过电脑放到U盘或者移动硬盘里,再插到电视上,用电视解码放出来。这样能体现的电视效果,是你用上面两种刚需所无法企及的。
缺点就是麻烦,耗时间。
千万别拿上面两个节目源的成像素质画面效果来评价一台电视。
好歹你也感受一下你这买的世界第一品牌的电视,到底TM行不行,行在哪儿不是么。
不然自己没少花钱,还骂骂咧咧,说电视烂就不好了。(你是不是就是这样?)
本地资源还有一种进阶的玩法,NAS,这个楼主不是很懂,大概意思就是通过局域网将连在本地网络的硬盘当做节目源,通过本地网络快稳定的优势直接提供给电视,基本等同于直接USB插电视。
优点就是,方便,自己直接将想看的内容下载到硬盘,硬盘直接提供电视节目源。省去了插U盘的步骤。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第四大刚需:外设资源
楼主认为500块以下的网络机顶盒算不上啥外设。
起码你得花1000以上买PS4,XBOX,蓝光播放器,硬盘播放器。
怎么理解呢,好比电视就是一个集成了显卡的集成一体电脑,但是集成的性能上有很多局限,所以,最多也就是满足前文中刚需3里的要求。
而刚需4,是通过外设来扮演电脑主机的角色,主机自带显卡,无论是解码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要比电视自带的集成的要好。所以,能把更好的节目源更优秀的体现出来。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第五大刚需:发烧蓝光
起码你得买个上万的蓝光播放器,然后节目源你得单独购买,支持杜比视界,HDR10什么的。
这儿我就不废话了,楼主属实不是发烧级别,也不怎么懂,我也不用介绍这个级别,懂的人不会看这个文章,不懂的人,你也不需要懂。
总之你先搞定上面的需求就可以了。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额外需求:**** Hidden Message *****
最后如果你要是还想了解一些关于节目源,资源的具体内容可以看下面的。
以下四项是视频节目源比较重要的几个关键名词,可以说是直接决定了节目源的优劣。
编码格式:
一个视频文件本身,通常由音频和视频两部分组成。由avc视频编码+AAC音频编码组成的,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Xvid,AVC/H.264,MPEG1,MPEG2 等,常见的音频编码有MP3、AAC等
视频码率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流率。码率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这样表现出来的的效果就是:视频画面更清晰画质更高。
视频帧率
通常说一个视频的25帧,指的就是这个视频帧率,即1秒中会显示25帧;视频帧率影响的是画面流畅感,也就是说视频帧率超高,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画面越显得流畅。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假设1秒只显1帧,那么一段视频看起来,就是有很明显的卡顿感,不流畅不连惯。当然视频帧率越高,意味着画面越多,也就相应的,这个视频文件的大小也会随之增加,占用存储空间也就增大了。
视频分辨率
分辨率就是我们常说的600x400分辨率、1920x1080分辨率,还有4K分辨率影响视频图像的大小,与视频图像大小成正比:视频分辨率越高,图像越大,对应的视频文件本身大小也会越大。
这里说一下节目源的分辨率和电视所说的4K不是一码事
另外,画面清晰程度还跟尺寸大小有很大关系,比如一张照片就600*400,你在手机上看还算清楚,但是你放到55寸的电视上是一个样子,放到75寸上,那基本就是没法看了。
其实这个问题早该说说了,但是一直拖着。好歹说说就已经3000字了,当然如果你还能开看到这儿,楼主觉得你还可以抢救一下的。
https://www.znds.com/static/image/hrline/2.gif
最后总结一下
上面之所以按照需求来说,其实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日常使用的代入的场景参考,如果你家基本就是看看直播,看看综艺,其实入门机就够用了,甚至是国产都行。
当然,不是阻止你上高端,有吃肉的钱就别非啃馒头,这里你知道就好。至于你选哪个级别,选国产还是合资品牌,是你自己消费观念和对生活品质的诉求,楼主不过多评判。
根据预算和需求来选,别比来比去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你打算研究就是想少花钱多办事。
以上就是看了这么多购机攻略,这些才是你最应该要搞清楚的问题的全部内容,智能电视的用户还可以下载当贝市场(http://znds.tvapk.com/update/dbmarket.apk)安装你喜欢的电视软件使用。更多精彩:https://www.znds.com/bbs-136-1.html
https://data.znds.com/attachment/album/201907/10/104723ynjgnokokesseaa0.jpg
看你洋洋洒洒这么多,真不忍心去驳斥你。你根本没有去体验三大运营商的IPTV,现在体验已经吊打广电了,虽然信号源是租用广电得。无开机广告,无贴片广告,无换台卡顿停滞,央视全高清覆盖,除了一个11和13,但广电的11和13也渣清晰度。主流卫视和地方频道全高清覆盖,哪一点比广电差了? 虽然虚标4K,但清晰度还是吊打本地720P 上过当,朝着最大体量的资源,结果是俄版,剩下就不用说了 楼主也说的马马虎虎了吧。想体验好片源很简单,就是花钱。钱够了,自然就能体验好片源了。
网络资源错综复杂,一个视频资源搜索一看,标注1080的多了去了。小白啥都不懂,确实按照最基本理论,下载最大的那个就ok。起码能避免90%以上的坑。
首先要知道什么才叫好片源,要首先知道这些片源都哪来。都有什么区别。用今年的2部火热片子举例吧。《流浪地球》和《复联4》。
1,众所周知,新片首先要在电影院上映。下映后就大概率开始卖碟了。之后就有盗版。可明明影院还没下映,网络上就有资源了。这些片源分两种,一种叫枪版,就是偷拍的。效果再好都是辣眼睛级别。一种清晰都很高的高清版,基本上是某个环节里内部人员泄露的。以前这样的泄露版本很多,效果和HDTV版可以说差不多。效果很赞。不过泄露版本现在很少了,基本就剩下枪版了。所以你在影片还没下架就看见的资源,就是这两种。大小几百兆-几个G之间。
2,影片下映后,片子会在流媒体(也就是优酷、爱奇艺、netflix之类)上映。这时候网络上会出现各类高清资源,就是来自这些流媒体的录屏版本,画质4k、1080、720都有。不管画质怎么样,资源组会注明来源的,文件名称会标注web字眼。以后看见资源组标注web,就是来自流媒体的资源。画质几百兆-十几个G不等。画质已经很不错了,足够绝大多数普通影迷看了。
这里说一下,资源组不同,采集的流媒体也不同哦。资源组很多很多,比如什么wiki,fgt,rgbr等等。他们会在资源文件上加入自己的组名的。看文件就知道来自哪里,从而知道质量如何。因为每个压制组为了压制资源体积,会采取不同方法。一旦压制必然对画质造成影响。必定牺牲一些画质来达到要求。每家各不相同。 3、发碟。到碟片这里已经步入高端玩家级别了。这里普遍会附带烧设备了,各价位的家庭影院层出不穷,穷玩富玩,看你怎么玩了。不说这些远的,接着说片子。影片下映后,影视公司就准备发碟了。这里要夸一下好莱坞,好莱坞就是diao!普遍最慢也就6个月就发碟,快则三个月。比如复联4,5月下院线,8月就发碟。而国产片子,你可以慢慢等。快则不好说,慢则一辈子都不发碟。撑死有个tv版或者流媒体版本。DVD9都难得一见,别提蓝光了。比如去年的 我不是药神,今年7月才发了蓝光。等的真是辛苦啊。
流浪地球到今天都还没半点发碟信息呢。所以流浪地球现在最高画质还是那个4k web版。
碟片以蓝光为例,都是最高的1080p的分辨率。大小从BD5到BD50。也就是最大50G一个资源。画质最好!网络原盘就来自这些蓝光bd盘。也是下载的最爱 。音轨,字幕,花絮等等都有。
把大家意见总结下就是,小米容易坏,东芝u6900c遥控器难用,创维海信广告多,会卡顿,海信两三千的低端机不如小米,要买就要买五千以上的,三星lg索尼的低端机不值得买 6666
学习一下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