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智能电视机越来越普及,选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
本帖最后由 awhs123 于 2019-5-8 10:10 编辑以往买电视机通常注重尺寸、清晰度,现在智能电视功能这么多,我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谢邀。
诚如题主所言,智能电视自推出以来,正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千家万户,带给用户新的使用体验。电视不同于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电视其实是一件家庭共享型消费品,80年代的老三样“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视占据了重要位置。即使到今天,电视机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电视作为一种耐用型家用电器,一般家庭对一台电视的使用时间都在两年以上,因此,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视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智能电视,相比于传统电视,智能电视在购买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一些。对此,小米电视提出以下几点因素供知友们参考,内容有点长,各位知友可以直接下拉选择自己最关注的那一点查看。
一、屏幕
1、屏幕的材质
电视屏幕对电视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前排的知友朋友们已经提到了,持“买电视就是为了买一块屏”想法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电视内置的面板决定屏幕,因此判断屏幕好不好你只需要看看所使用的的面板是什么材质的就可以了,常见的面板有以下几种:
①TN软屏
我们常说的TN屏,实际上是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的缩写。实际上,你可以不必去记住这个复杂的学术名称,只要记住:TN屏是最低成本的液晶面板,显示效果最差、视角最窄就可以了。基本上,大部分低端显示器都采用了这种面板。
②VA软屏
VA面板只要分为富士通研发的MVA及三星的PVA为主,相对来说是一种比TN效果更好、但依然不及IPS的折衷解决方案。VA面板拥有更好的广视角,但依然属于软屏(用手指触摸面板会产生波纹),响应时间、可视角度、均匀性也不及IPS。这种面板通常配备在一些中高端显示器上。
③IPS硬屏
毫无疑问,IPS是目前效果最好的LCD面板,色彩表现出众、可视角度高,同时也拥有更低的功耗。IPS通常被称为“硬屏”,是因为其表面拥有玻璃外层,高端电视、手机、平板、显示器都普遍配备了IPS面板。
对比而言,坚固的IPS硬屏,即使是用手触摸都不会影响动态画面的画质,经得起视觉和触觉的考验。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9/144032yurn422q2x22k42x.jpg!0
2、背光技术
为了方便知友们理解,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背光。
在电子工业中,背光是一种照明的形式,背光是从侧边或是背后照射光源,被用来增加在低光源环境中的照明度和电脑显示器、液晶萤幕上的亮度。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9/144033gvbqj2251tmbz7jc.png!0
下面介绍两种背光技术:
①LED背光
常见的LED背光是指用LED(发光二极管)来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其具有以下优点:
长时间使用亮度也不会下降而且LED背光的机身更薄,外形也美观;
色彩比较柔和,配合硬屏面板的色彩能让眼睛更加舒服一些;
省电环保辐射低。
②OLED背光
OLED,实际上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显示屏类型,与液晶屏幕(Liquid Crystal)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说它也是一种背光方式,主要在于OLED的特色在于自发光(不需背光源)、超薄、颜色艳丽、可视角度广等。毫无疑问,OLED电视是目前市场中显示效果最好的,其深黑色水平及色差逼真度与等离子相当,同时又没有等离子的局限性。不过,由于OLED技术仍处于发展期,存在造价过高、成品率低的问题,尺寸相比液晶屏幕也更小,所以OLED电视的价格十分昂贵。
那是否选择OLED一定是最好的呢?回答是否。
OLED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那就是电视寿命短,因为这种主板的自发光原理,使用时间越长,电视的画质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由此,相较而言,从目前的技术条件下,LED背光是更合适的选择。
另外,有必要提一下动态背光技术。动态背光技术值得是根据环境光来控制背光源,这是一种智能的控制,通过调节光源强度,可以充分表现出来它的明亮鲜艳,消费者在家里观看时也会很舒适,不容易感到疲劳,同时在动态调节背光过程中,功耗也随之调节,节能环保,居家必备。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9/144033ur515lqly6z12q11.jpg!0
3、屏幕的分辨率
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电视机的分辨率是4K,面对市场上眼花缭乱的真4K的宣传,很多知友就会问了,4K到底值不值得买呢?
这个问题的纠结点在于:有的朋友们选了一台4K电视后,发现4K的画面还没有2K的好,于是就开始抱怨4K电视都是噱头,其实,画质好不好不是4K来决定的,还有片源的质量、屏幕的色域等影响因素。
提到屏幕的色域,很多专业人士会认为色域的重要性要大于分辨率,所以会有很多人建议要看色域,不要看分辨率,这个见仁见智喽!对一部分消费者而言可能很难察觉出色域的差别,除非是成本特别高的电视,相比之下,4K反而是花白菜价就可以显著提升屏幕的分辨率。
4、屏幕的大小
电视市场内一直流行一套“距离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同尺寸的电视,最佳观看视距也是不同的,见下图: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9/144033g6aa5p5l8affa5fl.png!0
不得不提一下,其实这个所谓的“距离论”其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比如有的人觉得电视越大看着越爽;有的人看惯了大电视,自然没有办法适应小电视;有的人把电视当做家居的一部分,考虑要融入家居,因此选择一台跟房间布置相适宜的尺寸。这些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非要按照固定的标准来选择,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心!情!
毕竟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喽!
二、音效
超薄化是智能电视电视的普遍发展趋势,但是,电视超薄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音质造成影响,这是公认的,所以说智能电视的音效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可喜的是国内智能电视的研发者从来没有停止对电视声学的探索和研究。比如在我米,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电视音质,我米斥巨资打造了世界上最高标准的声学实验室,我们的雷老板还请来了声学大师王富裕,组成了超级声学研发团队,嗯,王富裕是谁你都不知道,赶快去百度一下啊!
至于什么样的音质才是好音质,对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去现场去听一下,多对比应该就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好的音质。
三、内存、运行、处理器
现在智能电视市场的主流仍是双核(CPU),从经济实惠角度来说,建议选择运行速度在1.2GHz以上的产品,可以保证大型软件的运行。
对于电视内存来讲,一般来说,智能电视的内存要1GB以上,才能保证大型应用的流畅运行。
同时,还要关注电视机的解码能力,即电视机处理器对不同格式视频的处理能力,如果遇到一些电视节本身无法处理的视频,就会出现卡顿、声画不一致等问题。
四、内容
现在的互联网电视大多数都搭载智能操作系统,为的就是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可以安装更多的软件APP,同时互联网智能电视里的资源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的电视内容资源的收看,同时可以满足可以收看互联网上的电影、电视剧资源,这些都是很多朋友们选择智能电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选购智能电视时,要重点关注下其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哪些影视资源;是否需要付费和会员;如果需要付费和会员,价格是多少;同时还要关注下查找资源是否方便,是否支持多样的游戏和应用等等。
五、外观
电视的外观也同样重要,毕竟大部分家庭会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它美的像个艺术品,相信你每次看到它的心情也是美美哒!
不同意楼上部分答主的观点!
买电视看面板!看面板!看面板!
电视不是手机,今年买了,明年可能就换了——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壕除外!电视要看好久的!
跟手机一样,CPU、GPU、内存什么的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千万不要拿这个作为第一挑选准则!参考手机,对比一下2013年、2014年、2015年主流安卓手机的配置吧!今年的旗舰配置到明年基本就是中高端的水平,到后年就差不多是渣渣了!所以,这方面够用就好!
主要看面板,了解一下IPS,oled之类的区别,看看点距,响应时间,色域,可视角度什么的。差距很大!!最好去苏宁之类的线下实体店感受一下!网上吹的厉害,实体店一看高下立判!
另外,外观设计也很重要,电视是客厅电器老大,用的最多,客人到家里最先看的多数也是电视,好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升逼格!——这方面不同于硬件设备有个标准,这个得看个人喜好了。。 近5年来,得益于国产电视品牌长足进步和非常有竞争力的定价,智能电视、4K电视在中国家庭从无到有,从少数人吃螃蟹到快速普及,现在基本大屏液晶第一次普及潮已经过去,选购电视的用户除了新刚需(比如结婚、换新房等),更多的则是升级换代。这其中一类是原有32-50吋768P、1080P非智能液晶电视要第一次升级到更大屏的4K智能电视,另外一类则是原有智能电视或4K电视卡顿严重、效果不佳需要升级。
而智能电视、4K电视到今天已经发展很充分,无论哪类用户都是比较成熟的消费者了,应该避免只关注价格、单纯看外观、盲目追求国外品牌等心态,理智客观地挑选适合自己的新电视,以便买了不后悔可以舒心地多看几年,这个角度出发更应该关注的是价格和外观背后的电视“硬素质”。电视的最终呈现效果中,相同的分辨率和尺寸已不重要,除了屏体本身和芯片、内存等硬件配置以外,背光分区、动态补偿、HDR支持、交互功能更决定用户看到的视觉效果和使用体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