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新主板上还有USB2.0的接口?
3.0的接口应该是可以向下兼容的吧?那USB2.0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可能原因1 机箱前置接口未全升级 3.0延长线为了迁就兼容老机箱(很多老机箱前面板只有2.0跳)
可能原因2 印刷电路和接口零件成本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9/01/201236c9fjqbebbd8f7fff.jpg!0
一个电脑主板上的插口母座最少贵几毛 而且PCB布线成本也会 对于大量出货的硬件厂商选择2.0貌似能省不少
USB3.0标准对USB2.0标准是100%向下兼容的。
所有的不兼容,均是由于不标准的USB实现导致的。包括但不限于接口造的奇葩(引脚长度和电阻为了省钱不按照标准来)、接口监测方式原始(比如检测供电上的电阻)、驱动写的奇葩(例如通过硬延迟来配置)、设备造的奇葩(例如供电电流过大后不能正常工作),之类的奇怪原因。
至于启动盘不认这种事情,你换个USB2.0的奇葩家的主控也是一个效果。说白了是安装盘没有内置驱动的结果。这是设备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并非标准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
既然不是因为兼容性,那么为什么保留USB2.0?
因为一个USB3.0接口的带宽可以提供十多个USB2.0接口所需的带宽,且需要USB2.0以上带宽的USB设备少之又少。比如键盘、鼠标、游戏摇杆、USB声卡、摄像头等外设,其实USB2.0速度都不见得用得上,如果只提供USB3.0的话它们就都得想方法共用一个接口了,而同样的带宽需求提供USB2.0的话它们全都各自可以用一个接口。 1,微软的系统默认有USB2.0的驱动,却没有USB3.0的驱动。用原版碟子或者ISO安装的时候就知道只有USB3.0的痛苦了(只有USB键鼠的情况下,没办法安装驱动)。
2,确实有些设备插USB3.0上会被识别为未知设备。
3,H110芯片组原生支持10个USB2.0,4个USB3.0,如果主板设计只给出4个USB3.0会不会显得太少?(这已经包括前置USB接口的数量) 成本 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