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全民人工智能化热潮,实际上真正能做相关研究和有目的的探索的企业和机构感觉真的不多 以一次面试为例 面试服务端研发岗位,提了一句对人工智能方向感兴趣,面试官表示他们也在招人工智能方向的团队。结果一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期望有什么结果,具体方向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只是先招人… 我:………打扰了,告辞 为什么感觉人工智能方向更像噱头,大量的人工智能培训班(要产出什么?调参侠?)更像割韭菜,市面上出现的有成果的… 是时候祭出这两张图了:
正常,一个原因是因为有太多人,不肯静下心去认真读读书看看AI到底是什么,就只凭自己在科普文章里了解的那点概念开始瞎BB,要么说这是泡沫,药丸,要么说这是危机,要抵制。到底怎样,建议你去问问图灵。
还有一个原因是资本的趋利性,俗称蹭热点,据我所知目前所有的培训机构网课平台,最火的课程都是AI相关的,几节调包调参课就收费上千,给学员画大饼,泡沫有一半都是他们吹出来的。另一半则是无脑跟风的所谓“科技”公司,没有BAT那样的体量和布局,招几个数据科学家,就敢声称自己产品智能化。智不智能你家的算法工程师心里没点B数吗。 多看书,少吹比;
多打电脑,少看电视;
媒体里的文科生能把初中数学都及格不了的老板包装成智能大佬;
听他们忽悠,你年都能过错,还做个屁研究 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大概有这几个层次
Level 1:哈哈哈哈,现在有人工智能了,程序员全都得下岗
Level 2:哈哈哈哈,有人工智能了,我可以买机器人来艹了
Level 3:赶紧,在我们的宣传上加上人工智能,显得我们有最新科技
Level 4:都来学我们的培训班呐,我教你人工智能
Level 5:看我牛逼不,我已经在搞人工智能了,我会这个K算法,我会那个K算法,我这叫机器学习,一跑一晚上呢
Level 6:说我是搞人工智能的,其实不是很确切,其实我只是在搞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中的一个。
Level 7:i am busy with these jobs, dont talk to me 被媒体瞎吹一波看得懂才是奇了怪了,听听行业内的大佬来正本清源一波就大概清晰了,阅读时间大概一小时,需要一块完整时间静心阅读 说一下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的观点吧。
医疗大数据,从认识到普及,进步了不少,三年多的时间,这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临床数据公开透明可以得到最大化地利用数据,分享知识、分享理解,促进医学突破、促进病人医治。
这波概念热潮震荡之后应该越来越专业化,然后稳健发展。我们也恰好处在最好的时间点上,让大数据智能和医学更好融合,架构之后是细节劳动密集智慧密集的打磨,来解决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也看到Google旗下著名的肿瘤大数据公司的FlatIron。
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46168/abstract
上面的链接是他们公司三年来发表的文章,失望地大跌眼镜,产出寥寥,质量不高,几乎是会议摘要。健康大数据的公司前景很美,但是不确定混杂因素也真的挺多。
很有可能我们写了python的算法,对海量临床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计算机也得不出个所以然,医学是概率科学,无尽的可能性,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感知不到,更别提数据采集了。
所以人工智能对于有效可能性的相关性探索或许有价值,对认识尚不完全的领域做探索,其实就是用一个坑去解释另一个坑的感觉。
行为学,心理学,临床医学,一切可能有主观偏倚的随机性的变量,都是深度学习的障碍。 stop talking and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在美国人工智能是一个科技概念。但是在国内,人工智能根本就不是一个科技概念啊,那它是什么呢?他是一个商业概念。
那什么叫做玩概念呢?
什么又叫做蹭热点呢?
有热点,大家就喜欢蹭,就是这么简单。
有些“爱国者导弹”又来怼我说我黑祖国母亲,真心没有,我爱她爱得和你我他一样的深沉。
你看vivo手机。最近出了个人工智能款。关于这条吸引了好多业内人士来怼我,我也说咯,我也不太确定它是不是拍照功能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感兴趣的大家自己去搜一下。所以----原答案我修改了,我的意思是即便是我们谈手机拍照人脸识别功能,它虽然也算人工智能,但既然大多数手机都具备这种功能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值得作为核心卖点的呢?(vivo的粉可能又要来怼我-(¬∀¬)σ)还有那个淘宝上现在卖那些翻译机,nlp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当然知道,但是同样的功能,谷歌翻译、百度翻译手机app也能做到,其他厂商自家的机器翻译做得并不如这二者好,却非要做成硬件来卖,真的是人工智能的突破吗?还是蹭着热点卖产品呢?这些产品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吗?同样的价格买个文曲星,或者商务通,你要说它们智能我也无法可说。
最后我还是觉得,现在什么都能叫做人工智能,怎么定义是商家说了算,而不是科学家说了算。
所以你在媒体上看到的人工智能,跟科学家论文里面看到的人工智能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媒体热点,是产品,是商业概念。后者是学术热点,是科技研究,是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