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十一的退货率有多少?
天猫双十一的退货率有多少? 拿之前的天猫双十一举例。虽然先前有很多人说天猫强制预热,憋单,二选一等行为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成绩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0/105359xspnjvznhij6n5c4.jpg!0
随着双11电商大促的结束,剁手党开始陆陆续续的收到双11的战利品。
然而据人民日报报道称:天猫双11之后迎来了首个退货高峰期,大量的退货仿佛已经成为了天猫双11之后的惯例。
天猫双11的第九个年头,消费者对双11的热度开始消退,而此次双11预售模式的推出更是令一大批消费者对此嗤之以鼻。而天猫服饰品类更是成为了双11退货重灾区。
天猫双11创造的1682亿销售额神话的影响还未彻底消散,退货狂潮的出现导致了国际市场投资者对阿里巴巴GMV和股市的看空。
双11销售数据的火爆与双11之后的退货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业内专家表示:双11数据漂亮,但却难掩虚火。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天猫男装、女装成交额第一的两大品牌杰克琼斯和韩都衣舍,退款率就已经高达38.25%、64.09%。而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则显示,双11退货率已达25%,部分商家更高达40%。
有许多网友对自己购买的商品不满意,想要退货时发现天猫的退货渠道居然崩溃了!
能让天猫的退货渠道都崩溃,那到底是有多少人要退货呀?这么多的退货需求,那双十一的1682亿还能剩下多少呢?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0/105359hk3lk8oei5akppmy.jpg!0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0/105359nza8zrqa4hfuaqqr.jpg!0
部分行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跟商家虚假交易的“刷单”行为有关。每年双十一,前几个小时都是交易最疯狂的时候,在交易的第二小时表现好的商家才能进入接下来的“主会场”。
一些商家为了抢“主会场”,就把刷单当做主要手段。不过商家大都否认了刷单的说法,只称是计算方式导致异常数据,实际退款率远没有那么高。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0/105400iliqqcdab3ilkhca.jpg!0
此外,今年天猫双十一复杂的活动规则也是退货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平台11日晚间突然加码,给超级会员推出巨额红包,如满9888元可返1588元。这意味着消费者若购买最贵的某款手机能优惠许多。此时已到晚上约9时多,许多超级会员又兴奋起来,再买一次,当然重复购买后,天猫平台规定双11当天无法执行退货申请,必须在11月12日之后才能够进行退货操作,以至于个别消费者就隔天再退。
更有甚者,银行和快递公司则瞄准了退货的“生意”。市民苏女士反映近日频频收到退货运费广告推送。顺丰速运宣称,赠送会员一张5元顺丰运费抵用券。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微信公众号更是推出“双11退货用顺丰,付运费选建行龙支付,可享满12减6元大优惠”。
对此,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表示:天猫双11的销售记录,其实根本不漂亮。第一得去除水分,还要考虑长达1个月时间的预售,以及节前消费被强制压缩至一天的憋单;第二是还要注意退货率,电商促销不是企业的面子工程。据调查显示:消费者退货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http://wddata2.dangbei.net/forum/201808/20/105400tcryeqhcyq029f8q.jpg!0
看来,天猫服饰品类在业内的优势地位已经开始下滑甚至是消退,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此之前,服饰服装品类一直都是天猫以及阿里手中的王牌,而天猫小二所谓的独家合作二选一策略同样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实施。一旦天猫服饰品类彻底失去原有的行业地位,甚至是泯然众平台的话,中小商家还会遵从二选一站队吗?
双十一的火爆创造了上千亿的交易业绩,但深挖这上千亿交易额背后,货虽然卖掉了,后期的隐患却不少?就好比很多人在双十一最后一天收到了天猫的一千元优惠券,随即就去买了一部iphone X,尽管之前他们并没有这个需求或者计划。诸如此类,在平台大力度促销活动的激励下产生了很多冲动消费行为;而当消费者冷静之后,不低的拒收和退货率就理所当然的产生了。
整体来看,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更加精准地洞察用户的潜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并且,对这些需求的满足不是通过盲目增加产品类目和促销来实现。今年双十一,虽然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均实现了千亿级的销量,然而,从模式上看,更多的企业还是在走传统 “卖货”模式的老路,双十一之后的诸多乱象也折射出传统模式的弊端。无法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及时提供产品、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模式,迟早是要被迭代的。
搭建以人为核心的社群交互机制,重构人与商品与环境的关系,持续不断地升级用户全流程体验,才是未来商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双十一现象中,海尔顺逛的表现虽不能以量而论,但在质的方面实现了更高阶的突破,这种新商业形态为传统电商的下一步迭代提供了相当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并没有阿里官方数据体现双十一退货率的相关数据,网传双十一退货率62.9%。
但是有几个存在疑问的方面:
1、发布者是阿里数据分析人员还是看到了相关的数据呢?
2、这方面的消息为什么都是小道消息,为什么没有相关知名媒体报道?
3、移花接木,道听途说
4、按照淘宝数据,退货率不可能达到这么高,客单价低的,退货率5%,客单价高的,退货率20%已经算极限了。
5、快递还没有到手,才收到几个快递,请问没有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怎么提出退货呢? 双十一设置如此麻烦折腾耗时的流程,就是方便筛选出这些对时间不敏感,对价格很敏感的消费者,再略打折扣,把他们的钱掏出来。然后等双十一结束后,再用原价,把商品卖给那些买东西从不看价格的、只买自己需要的、怕麻烦的、不愿意等的人。这样商家就既能挣“认为时间和体验比价格重要”的消费者的钱,又能挣“只要便宜我可以重新补习数学课”的消费者的钱。”所以你问天猫双十一的退货率,不如问周转率啊。向来是采集数据的人套路深。 这个不知道,只能看自己店的。像我自己的店基本没有退货。下单的顾客都是想要买的衣服店退货比较多 尺码问题 颜色问题等 。 淘宝退货率较高,天猫退货率低,往年应该在40%左右,自从天猫大力宣传及老马整顿淘宝开始退货率降低,今年估计在20%左右 这个要看类目了,常规类目的退货率不超10%,多数消费者还是比较理性的,退货主要是一些质量太差,详情页描述过于夸大的产品;但是,也有一些退货率较高的类目,比如女装,有些人一口气买几十件,最后试穿后选择性的留下两三件,其他的都退了 百分之25左右。当然不同的价位退货率也不同 自古噱头后必有此争论,无须吆喝,该吃瓜吃瓜,该购买购买,该退货退货。今日关于定位和爆品之争论,刀枪剑戟,不分胜负,可错刀获得了大量注意力是真,涨了很多粉才是硬道理,赚钱的商家依然在赚钱,小米雷说,营销的争论不用理会,要粉丝量总得搞点事出来。问退货率何尝不是公关的一种方式吗,要话题要关注点要赚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