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式3D电视机需要比快门式3D更高的刷新率吗,为什么?
从小米电视机的60hz偏振式3D被创维炮轰,翻了好多资料最后迷惑了。偏振式3D既然完全不闪,为什么无论 百度还是 google 都有大量链接说这种3d显示方式的刷新率必须比快门式3d的门槛120hz更高?这是出于保护眼睛的目的,还是其技术需要,抑或纯属嚎头?如果是技术原因,为什么? 所谓不闪可以认为是攻击快门式的一种很隐晦的方法,快门式的工作原理确实是两个镜片不断的切换开关,貌似在闪,但是它的切换频率(闪烁频率)至少在120HZ以上,你是看不出来的。如果使用主动式的眼镜发现有闪烁的感觉是因为家里开着日光灯,日用电是交流电,频率在50HZ左右,跟单只眼镜60HZ的频率很接近,才会看到屋子里一闪一闪的。
单从3D效果和分辨率来说,快门式比偏正式的效果好很多,但是眼镜要用电,比较重,而且透光较差,看久了会累,还有一些小厂商的技术不合格,导致显示屏和眼镜的快门切换不同步,会有重影的效果。
另外,偏正式对于刷新频率没有什么较高的要求,快门式一般要求刷新率120HZ以上。 我也查了好久,暂时只知道不闪会降低一半分辨率。而且尽量240Hz以上。虽然觉得快门更普及,但还是觉得不闪靠谱,是趋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