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下上世纪90年代HiFi组合音响领域非常棒的日本厂商...
想了解下上世纪90年代HiFi组合音响领域非常棒的日本厂商如健伍、先锋、爱华,什么时候在这个领域销声匿迹了?用当今的技术水准,如何评价当时为组合HiFi音响领域所做的贡献和达到的高度,都有些什么经典产品呢?除了健伍、先锋、爱华、索尼外,当时还有什么出色的组合音响品牌吗? 题主似乎对组合音响有着美好的印象,这不奇怪,开放后刚接触进口器材的确实都会有着美好的回忆,因为反差太大了。我要稍稍为楼主泊点冷水,组合音响技术上并不先进,基本上都是成本导向型的,放大元件多是运放IC及大功率厚膜集成(俗称洗衫板、搓衣板),音箱也不会使用MDF板,整体比较轻薄。
组合音响最辉煌的时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卡式磁带、电唱机等模拟音频的黄金时代。日本、东南亚经济腾飞,日本各厂商竞争激烈,电子工程师们天马行空地设计出许多产品,主要是在外观上争奇斗艳,各种色彩的面板、灯光、表头、触控形式,毕竟模拟时代的器材太复杂了,设计上也就比较有搞头。
到了九十年代,模拟向数码过渡的年代,国人开始大量接触进口音响,但此时的组合音响反而是很平凡的,在外观设计上也乏善可陈。基本上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家庭购买音响已经是以分体式搭配为主了,组合音响向小型化、桌面化及家庭影院方面发展,到目前就只剩下微型组合、一体式以及家庭影院套装组合了。
九十年代进入大陆市场的比较常见的是建伍、山水、爱华,还有先锋、索尼等。中国大陆市场当时是新兴市场,销量很大,但很不稳定,到九十年代末期,一些原本比较急进、对香港代理商铺货压力大的品牌、产品线,如爱华、山水最终是把品牌卖掉了,建伍则是终止了组合音响乃至分立音响的产品线。
日系组合音响的品牌其实是太多了,日立、DIAMOND(三菱的民用音响子品牌)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退出了,一直到现在还存在的有天龙、安桥、雅马哈、马兰士、先锋、索尼、TEAC、JVC、LUXMAN等等。技术上,大众品牌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山水,在组合音响上采用直流耦合线路,分立元件用的比较多;天龙、TEAC的卡式磁带机技术上比较领先,舍得花钱买金属带的话,音源部分比较有优势;日本音响大多比较中庸、平淡,中道(NAKAMICHI)算是异类,组合音响他家是最高端的了,整体外观设计及音质把控的比较好,电路上重视速度、瞬态、机械接地等等欧美化的东西。
年代久远,凭记忆所写,可能有误欢迎大家指正。 严格讲这些组合音响称不上hifi,至少在hifi界很多人是不屑一顾的。
小时候对这些组合音响也是迷到不行,周末一定要去商场里驻足很久。后来在日本的什么音响杂志上看到介绍日本组合音响的顶级产品,才知道它们也有接近hifi实力的型号。
比如
先锋X-C5
索尼、松下Technics、健伍、安桥、Yamaha等当时都有类似追求Hifi的顶级组合,从外型和售价上都与商场里常见的型号完全不同。现在这些产品的二手价格都要几千块,而那些商场里常见款基本几百块就可以搞定。
90年代是日系组合音响的顶峰期,各家厂商都卯足了劲上最好的料!曾经有一台建伍音响约两三万的,当时房价也就五万多能买一套房子。但是日系衰退后各方面都开始缩水,而且信源种类也进一步精简。用户体验随之降低~曾经对比过某国产有源音箱和二手组合音响,结果组合轻松胜出。但是这东西就是撞命,说不定有好货,也说不定大跌眼镜。 爱华,索尼,那个年代是我们接触得最多,也感触最深得两个品牌,虽然现在知道索尼爱华不是罪顶尖级别的,但记忆中最完美的,是索尼与爱华 主流人群的消费观发生了变化,组合音响时代追求的主要是高保真的绝对音质和电气质量,这正是鬼子的强项。现在数码时代音源无限,想要什麽歌曲网上随搜随来,年轻人对于音质的概念模糊,以至进口组合音响因为笨重个大、连接复杂而逐渐没了比较优势。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体积紧凑(没有独立功放主机),能兼容3.5插口(再有个蓝牙啥的就更好了)而又能放出足够音量(有个低音炮,总功率几十瓦,最好再加一条‘低音足’,准确不准确,则没人管)的一体式有源音箱(或称‘多媒体音箱’)就满足绝大多数年轻一代的要求,其实是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拼起了成本,鬼子不再有竞争优势而逐渐退出市场。
有些人一定会反驳,说现在还有BOSE,JBL,HarmanKardon,创新等一系列欧美品牌多媒体音箱啊,还是欧美牛逼打败日本!我只能说,你去拆一拆,学习一点工业内幕,其实90年代中期之后上述‘欧美品牌’多媒体音箱几乎都是外包给台资或国产的音箱厂家(不信你看,一准made in china),使用千篇一律的集成块电路,不知名喇叭单元和低质台湾电容,欧美品牌除了出个牌子几乎是啥都没出,稍微良心一点的出个外观设计(当然不可否认物理结构对于音箱音质也有至关影响),但总之,高保真音响的黄金时代,确实是大势已去。 音箱只能说是发展了N年N年,技术上来说非常趋于成熟,喜欢这行的人也越来越理性,不得不让各个厂家也学的聪明起来。
前些日子在一个二手网站上收来一套90年代初的建伍959音箱,还是模拟时代的产物,音质经过几周的磨合,确实让现在的高科技时代的的工艺音箱汗颜,中高音清澈,低音下潜极深,音质有层次感,但是毕竟是老旧东西,不支持现在的东西太多,功放是模拟5.1声道,音场感觉乱,可圈点的是CD直通,音质几乎无衰减,极其干净,听发烧碟绝对秒杀。
因为这套音箱,查了好多资料,这个时期恰恰是日货音响进军中国最黄金的时期,当时国产音响乏善可陈,也正造就了他们的黄金时期。后来理性打败了一切,组合音箱不适合HIFI。
本来建伍也就是做汽车音响出身的,后来组合音箱没有那么火了,出货量一低,厂商的热情大减,建伍做老本行汽车音响,现在在中国的市场也就是车载电台和对讲机,先锋也是退回日本,国内极少见其产品,也有,但是早不是主流了,而爱华更是销声匿迹。
日系HIFI里,以天龙,雅马哈,安桥等,还占据国内的半壁江山,而音箱在中端市场还是以美国货为主,高端欧洲的。国产的,也就能出声而已。
PS:现在玩HIFI的,差不多都是自己搞发声单元自己做箱子了,买成品箱子,不是土豪还真HIFI不起来。 谁说他们消声匿迹了,不都还在么,只是现在资讯发达了,许多欧美品牌来了,品牌突然一下变得好多,现在看到不认识的牌子还真估不了价格了,现在贵的东西好多~~
其实对日本音响领域影响最大的一个牌子你没有提到,那就是Yamaha~ 家里的两个环绕还用着当年的Kenwood,原装货…… 几年前买了一台爱华组合音响,现和电脑连在一起,显示器则是42吋的液晶电视机,用无线鼠标和键盘操作,上虾米听歌很是享受。虽然是老式组合音响,其实音色还真不赖,后来又入手了一台先锋组合音响,感觉还不错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