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uanbu 发表于 2018-11-14 16:53

有谁来说说电视盒子的发展历程嘛?

有谁来说说电视盒子的发展历程嘛?

libaizibubai 发表于 2018-11-14 17:08


如果从微软1999年的“维纳斯”计划算起,后面陆续出现什么数字家庭、数字电视、IPTV、机顶盒、OTT、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等。

我们直接看国内盒子的发展吧,最早听说盒子,就要说2012年小米盒子了,实际上在小米盒子问世之前,2011年,中国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安卓OTT盒子。不过,这些盒子现在被称作“山寨盒子”。

拜安卓的开源特性所赐,ROM,UI及系统搭建的技术开发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国内许多硬件厂商也针对安卓提供了各种物美价廉的硬件解决方案。甚至提供包括公版软硬件、定制等的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

在2012年11月,广电总局叫停小米盒子,因其违反了前一年广电总局发布的181号文(全称《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文件规定,不管是智能电视还是机顶盒等电视机附属产品,如果想接入互联网电视,必须与牌照持有者合作。所以当时也算是个低谷。

2013年,小米与7大牌照商之一的CNTV合作,在业界对盒子的一片唱死声中复活。从而真正开启了中国OTT盒子的乱战。最为出名的就要是数乐视,pptv,以及后面的天猫魔盒,荣耀盒子等等。

2014年6月,广电总局网络司针对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下发了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函。

2014年7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广电总局就已经停止发放集成牌照,内容服务牌照也仅允许省级广电机构正常申请,直到现在市面上所有正规的电视盒子产品都是只能选择和七大牌照商合作;要求部分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取消集成平台里直接提供的电视台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下达互联网电视最严整改令,不仅要求境外引进影视剧、微电影必须在一周内下线,更表示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

2015年六月中旬,广电总局点名批评牌照商百视通及华数,称其推出的盒子载有优酷等第三方应用,为未经国家审批的内容提供了进入家庭客厅的通道。严重违反181文规定。要求牌照商将第三方软件下架,并对已安装应用,做技术性处理。

七月初,广电总局推出TVOS 1.0操作系统,并规定广电系盒子必须安装。七月中旬,广电总局又约见3大台和几个主要电视台,对目前互联网电视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提出要求:1.关闭OTT盒子的回放功能。2禁绝视频网站品牌露出。3.禁绝与快播合作。还有一条,真伪存疑,说禁绝OTT盒子的网上销售。

双十一那会又爆发出阿里云擅自卸载软件事件。天猫魔盒产品又是一堆下架的。

经过一波又一波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相比之前少了很多,留下的几家也算是扛过不少风雨了。今年出的产品都是往人工智能方向,估计AI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谁来说说电视盒子的发展历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