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yony 发表于 2018-1-26 10:54

突破屏幕尺寸限制,激光电视改变用户观影习惯

本帖最后由SunMi 于 2018-1-26 10:55 编辑

在手机领域,最开始的3.5英寸手机就被称之为巨屏,后面手机到了4.3、4.7...一直现在的5.5也只是够用水平,不少激进厂商甚至将手机屏幕尺寸提升至6英寸以上,单手握持都有些吃力。即使这样依然无法阻止用户对屏幕的追求,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但是在电视领域,出于对液晶面板体积、成本的控制,达到100英寸的电视还在少数。既然液晶面板限制了屏幕磁村,那就不要面板了。激光电视应运而生。

突破屏幕边界
当手机作为我们感官的一部分,逐渐占据工作、休息之外大部分时间时,曾经人们一度认为电视已经不再被大家需要,生活娱乐的重心也许已经转移。但事实上,电视并未消失,也没有止步不前,不但变得和手机一样更智能,也在更大,更轻薄,更好看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由此分出不同阵营,在今年 CES 上,我们不仅看到了 OLED 电视的发展,也看到了越来越成熟的激光电视。索尼、海信等老兵纷纷带来了激光电视的重磅产品。

电视在经历一场「屏幕变革」,当我们需要更大的屏幕尺寸时,传统电视面对的不仅仅是材料、机能的进一步突破,也对家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安装复杂度会大大增加),当然,价格昂贵也是影响人们选购的重要原因。诸多条件限制下,激光电视的出现走出了另一条路,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传统投影技术由于采用氙气灯投影,在环境光影响下,显示效果与液晶电视差距不小。而近年来,随着对激光电视的进一步研发,通过代替氙气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解决了过去亮度低,受环境光影响大等缺陷。寿命也延长到和液晶电视不相上下,渐渐开始在家庭生活中崭露头角。
屏幕尺寸的突破是激光电视最令人兴奋的地方,通过投射巨幕的方式,激光电视在明亮的室内也能够营造出影院的效果,而巨幕厚度仅仅只有 15mm 左右,对于家庭空间要求也降低不少。
而当 4K 超高清显示,350 尼特亮度,116% 的色域覆盖,5.1 音效环绕音响等在液晶电视上拥有的的技术同样出现在激光电视中,加上 HDR 显像技术、120HZ MEMC 运动画面补偿技术的加持,海信 150 吋双色 4K 激光电视带给人的震撼,的确让人看到了家庭娱乐中电视带给人的不同想象。
就在今年一月,海信还宣布将在第一季度,带来更加激进的 300 吋激光影院,有理由相信,更重要的是,激光电视在解决了寿命、功耗的问题同时,价格相比液晶电视也更加亲民,突破屏幕边界的同时,它真正在尝试走进每个家庭的生活。
新交互的起点
和手机依靠硬件软件同时驱动一样,电视领域也在用硬件突破+生态服务的两条腿来走路。厂商需要思考的,正是如何让电视这一传统家庭角色,重新找到自己位置,因此,借助网络服务、智能助手等一系列服务,电视正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我们的第二个「手机」。

不论是国内或是国外,海信在内容上的耕耘并不比如今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少。在国内,海信与华数 TV、爱奇艺、CNTV、腾讯视频等内容进行深度合作,而海外市场,则选择 Amazon、Netflix、Hulu 这样的内容资源,这是海信吸引用户坐下来的一张好牌。
在海外攻城掠地的海信,选择了 Amazon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两个语音助手帮助产品更加完善,而在国内,也通过自主研发的 VIDAA 系统将用户交互提升到全新维度。
语音交互,以及互联网能力的加持,让电视这一巨大屏幕在感官享受之外具备了更进一步的潜力,无论是对于互联网丰富资源的取用,或是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帮助,新的电视机已经成为手机、电脑外最重要的大屏设备。
在电视自我革命的浪潮中,海信坚定并勇敢的迈向了激光电视这条路,不但越走越宽,更代表了面向大众的更加友好的大屏之路,这无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进一步影响到每个家庭的娱乐生活。
在激光电视发展初期,在成本、技术的妥协下画质太差无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今激光电视也能做到很好色彩表现,分辨率也能达到4K,高端产品的亮度直逼液晶电视。大屏幕带来的观影体验的确要震撼不少,加上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整体体验也不熟传统电视,预计2018年的激光电视还有很大波增长。

更多好看的影视、好玩的游戏以及实用的工具下载,尽在当贝市场(www.dangbei.com)。

https://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711/08/101558g84w4us0pbu4cshg.png


eswgdeh 发表于 2018-1-26 11:00

论画质我还是喜欢智能电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破屏幕尺寸限制,激光电视改变用户观影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