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55吋电视年度跨界横评:七大专业维度定胜负
历经了前几年内容为王、“生态”模式、价格战对彩电行业的冲击之后,互联网电视和传统电视之间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势。我们享受着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价格红利的同时,不曾想正在蓄势的价格危机很快也会到来。2017年全线面板涨价给整个行业都浇了一盆冷水,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显而易见,涨价直接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2017年多个月份整体销量一直都是同比下跌,互联网电视引以为豪的价格优势变得模糊,传统彩电渠道销售压力也是日益见长,整个彩电市场一度陷入低潮。
正是这种市场的低迷,才有“置死地而后生”斗志。刺激消费热情,成为每一个彩电品牌生存的首要任务。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新品发布会蜂拥而至、多种营销概念和舆论手段此起彼伏。互联网厂商热衷于“人工智能”浪潮,传统电视厂商回归到了“画质”的对抗;迎合消费升级,争夺高端市场,成为两者共同的趋势。战火再度燎燃。
这样的局势对消费者选购电视也构成了一些困惑。他们对互联网电视充满好奇但又心怀戒备,对传统电视失去冲动但又最为信任;期待着互联网电视的丰富内容和娱乐格调,又笃定于传统电视深厚的调校经验和品质归属。针对这样的困惑,小编精心策划了本期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之间的年度横评,相同尺寸、相同价位段下,看看两种“跨界”产品之间究竟是殊途同归,还是背道而驰?
2017电视年度横评入围机型:(排名不分先后)
此次年评入围的机型包括三个互联网品牌的旗舰机型,两个传统品牌中高端机型。价格在4000-6000元之间,尺寸锁定在55英寸。符合主流消费的产品定位。
横评项目说明与评分评分标准:
一、外观赏析(15分)
不得不承认,电视是在信息洪流中逐渐边缘化的信息窗口。更高效的生活节奏下,各种便携式的“屏幕”占据了碎片化的时间。但是,电视作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大屏属性的家电,其外观设计,已经随着消费升级下人们对“品质感”的追求,而不断重塑。所以,我们将外观部分的分值占比设定为15%。
印象:亚麻面料设计独树一帜
酷开55A3很巧妙的融入了与家居环境十分搭配的亚麻面料的设计,底部音响网格用深灰色亚麻来替代,突破了千篇一律的单调金属机身。整体给人的印象是简约而骨感,金属背板的设计,在保证机身纤薄的同时,也让机身坚韧笔挺。
印象:简约优雅,够扎实
微鲸电视55英寸 PRO的做工非常扎实,所有的切边、打磨、拼接处的细节都非常有考究,整体的分量也是五款电视中最沉的。设计上遵循极简主义风格,保证了一体性,并没有过分追求超薄。
印象:为杜蕾斯代言
小米电视4仅4.9mm的厚度的确羡煞旁人,但仔细观察,边框与面板之间的拼合并不严谨,还传承了手机上的跑马“隐形”边框,与心理预期落差较大。但又不得不承认,如此超薄的确是互联网电视工业设计上的小小突破。不过边框中间的蓝色线条装饰,怎么看都有一种大法的味道。
印象:曜石黑搭配无缝弯折真的是赏心悦目
TCL 55P6表现出来了大厂对设计的把控力,无缝弯折虽不新鲜,但是P6从边框到背板一体成型的设计还是很少见的。而且机身光泽闪耀的曜石黑配色,也在沉稳内敛中透漏一股优雅和精致。
印象:铿锵有力、骨感大气
海信 55EC880U给人的感觉非常MAN,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超窄边框和超薄机身,但是对牢靠、稳健非常看重,用料也是相当扎实。金属边框和底座棱角分明,也有R倒角切割,金属拉丝的效果十分漂亮。这款电视也是五款中唯一的曲面电视。
小结:编辑部的几位同事对最“美”电视的评价还是一致的,基本都认为TCL 55P6在设计风格、一体性、材质用料上综合最佳,而其他各款也各有特点。当然审美是一个非常个性化、主观化的东西,我们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见。
二、画质对比测试(40分)
大谈商业模式,吹嘘新的生产力工具,总是能一本正经的让人相信本末倒置的事情。彩电行业也一样,无论商业模式怎么变,永远无法动摇电视最核心的价值,也是一直以来没有被手机、笔电、平板所替代的价值——大屏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七项评测环节,把画质测试这一项的权重设定为40分。画质,是大屏价值的核心。
五款电视中酷开55A3较为特殊,因为具备”光学防蓝光“的特质,在背光光谱上避开了对人体有害的450nm高能蓝波段,所以在画质方面相比于背光光谱健全的电视来说,稍有遗憾。但是这个的特质也让酷开55A3可以有效防止80%-90%蓝光对视力的伤害,对于家中的孩子这显得尤为重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家各取所需。
怎样用数码的方式来演绎真实世界?技术人员用五个维度的数据共同来组成立体色彩空间的概念。这五个维度分别是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色域范围、亮度动态范围。接下来就从这几个维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要点,对五款电视进行对比。
色域范围一般是用某个标准的百分比来衡量,比如PConline评测室评测电视机用的就是NTSC标准,在CIE 1976的色度图上展示。出乎意外的是小米电视4在五台电视中有最高的色域表现,酷开由于采用了光学防蓝光技术,所以色域稍低。但是广色域不一定就代表好画质,如果脱离了色深和灰阶,色彩就光有广度没有精度了。
饱和度
饱和度通俗的说就是“色彩的纯度”,饱和度的改变会影响颜色的鲜艳程度。下面的对比你跟喜欢哪种饱和度的风格呢?
从“鲜艳”这个角度来看,上面这组红绿蓝布料的对比图,海信表现得更为艳丽一点,特别是红色的浓郁,酷开更接近原图不过亮度较低。每一台电视的发色倾向都大致相当。
各种颜色的蔬菜,TCL似乎更接近原图的发色倾向,不过黄绿色部分有点发红,海信和小米的色泽比较讨喜。
蓝色调子还是酷开比较忠于事实一点,也只有它把蓝色墙面略微发紫的效果表现出来了,不过砖红色的门颜色有点太闷了。如果这几张图要用来发朋友圈的话,我会选择微鲸或者海信。
五颜六色的戏曲表演画面,特别考验电视对于综合色彩场景的表现,同系色之间的层次,不同色系之间的干扰都是图像处理上的难点。实际观感几台互联网电视之间差别不大,海信和微鲸的层次感更强。
肤色
多数情况下我们看电视都是在看电视里的人,对于人物肤色的表现是一台电视画质方面需要重点调校的。
黑人小孩样张TCL、酷开都有些偏紫,小米比较接近真实,微鲸更为浓郁。希望你看到的不是假黑人。
孙俪娘娘皮肤本来是黄里透红的,五台电视都有些过分渲染了,过分受红色的感染。海信就像人老珠黄,TCL像从火焰山出来的,倒是微鲸表现稍微正常一点。
白种人的肤色各品牌电视之间也有些微的差距,小米有些过曝了,颜色惨白,像刚刚输完血。海信和tcl还是偏黄和偏红,酷开的层次感更好,微鲸色彩相对较为准确。
噪点与细节
为什么你在对比一些2K和4K电视时,会觉得他们差不多,甚至2K电视更清晰,那就是因为所对比的这台4K电视只是有高的物理分辨率,而缺少锐利度。
这张是4K视频屏拍图,下面一张是1080P视频屏拍图。在不同清晰度的视频下,看谁能表现更高的锐度,这对图像处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上面屏拍中从画面某一点的细节图来看,锐度最高的还是酷开和海信,放大照片中的文字可以发现微鲸和海信的表现最为细腻。
4K电视对全高清视频的优化怎么样呢?一眼就可以看到海信的画面最为锐利,灯管和散落的水滴边缘最为清晰,降噪效果最为出色。
这张图来看看舞台电视对于云朵层次的表现。小米似乎在细节表现方面有点力不从心,云层的高光出糊成一片,暗部也缺乏层次。而其他各台都相差不大。(请忽略TCL屏拍时的摩尔纹)
灰阶
液晶屏幕上人眼所见的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是由红、绿、蓝(RGB)三色组成的。通过调节背光可以让每一个基色出现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度就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这张黑夜中的黑色汽车图,TCL和微鲸亮部和暗部细节表现更为充分,酷开亮度较低,画面显得沉闷。
大家可以数一数图组左下角的灰阶过度图都能分辨清几个?小米和酷开还是过曝也欠曝的毛病,微鲸的层次最好,发色倾向也最正常。
亮场
最美的烟火,一定是最亮的烟火。
五台电视的发色倾向真的是五花八门,当然现在不是在讨论色彩。从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细节来看,微鲸、海信表现最为清晰,小米感觉已经在暴走了。
在雪山滑雪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而小米的严重过曝已像是在乳胶漆上滑雪,酷开由于亮度较低倒是有比较好的层次感,微鲸和海信远处划雪的痕迹表现也较为清晰。
暗场
印象中好莱坞大片总是暗场较多。
小米的高亮度在暗场中似乎起到一点作用了,砖墙上的纹理也足够清晰,不过亮部还是过曝了。
这张图建筑内部有一个环形的美女壁画,酷开海信已经完全看不见了,而微鲸最为清晰,TCL其次。
动态
如果电视有60Hz,但视频却只有24帧该怎么办?电视厂商想出了一个插帧的方案,就是在两张图像中间,智能产生图像帧进行补充。智能插帧的方案需要MEMC动态补偿控制芯片去计算。五台电视都具备MEMC技术,究竟哪一台更出色?
这个片源就是24帧的片源,通过对比效果一目了然。海信和TCL表现连贯稳定,其他互联网品牌虽然都具备MEMC功能,但是会有间歇性的停滞。从图中男孩手拿的滑板可以轻易看出。
上组图屏拍的是60帧的片源,视频追焦在火车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周围的树拉裂的情况来判断运动处理的优劣。但五台电视对60帧视频表现似乎并没有什么差距。
HDR
亮度动态范围可以通俗的理解和画面亮度的宽容度。由最暗到最亮之间有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如果这种层级之间的变化值是固定的,那么最高与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越大,那么亮度动态范围就越大。
以电视播放的皆为HDR10格式的片源。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场景,暗部细节微鲸表现比较到位,但是亮部不够清晰,综合来看TCL表现最好。
这张海边的夕阳景色特别考验电视画面的宽容度,从亮部过度到暗部的层次,皆有不同。微鲸表现蓝色想黑色过度的时候,泛滥严重。或许是微鲸对HDR 10的支持并不友好。
哪块牛肉是你最想吃的?酷开的牛肉是十分熟的,小米是两分熟的、海信和TCL都是七八分熟的,微鲸像是熟了的牛肉放了好几天了。
这组图也有着强烈的画面对比,对亮部暗部的细节是相当大的考验。酷开和海信的表现乐视,小米的高亮度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不过窗户上的铁栏杆已经看不到了。
小结:画质的调校有点玄学色彩了,既不是追求指标也不是追求精准,反而考验的是厂家对于画质的调校经验。但是也有一个万能的定律可以参照,越接近真实世界的画质效果,肯定不会差。
什么是真实的效果?表现人物的时候,皮肤有皮肤的油面质感,而不是娃娃的硅胶质感或者陶瓷镜面质感。在表现物体光泽的时候,金属光泽是锐利凌冽的,布料光泽是粗糙散漫的。表现风景色彩时,浓而不艳,表现星空壮阔时,深邃而不沉闷。这就是真实。
三、音质听感对比(15分)
电视机的画质其实是进步非常显著,屏幕从小到大、分辨率从FHD到4K,还有像HDR、Dolby Vision、ULED、OLED这样的显示技术。人们在电视机前看到的画面越来越接近真实世界。但是对于电视音响的探索,却在电视越做越薄的情况下步履艰难,很难满足消费者不想电视体积太大,又要保证好音质的诉求。如何完成一场真正的“视听”革命,道路依然曲折坎坷。不看配置,我们先直接对比试听一下各电视的音质表现。
声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MwMDkwOA==.html杜比全景声演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款电视基本都支持了杜比和DTS音效。通过杜比全景声的视听演示,可以明显听出酷开和微鲸都有展现出来了一种“镇压”全客厅的沉浸感。通过声音墙壁反射,似乎听到了更多的发声体萦绕在房间中。视频中从前到后穿过的赛车,从作至右飞过的小鸟,声象分散以及各声部音量分布得当,声音清晰度高,很好抑制背景的噪声,使得声音更有层次感。当反射声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感觉,空间感十分强烈。
经典曲目试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I5NDQ5Mg==.html《加州旅馆》演示
我们进行了《加州旅馆》这首经典试音曲目的试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在人声、乐器还是重低音效果方面,酷开都有着非常强劲的表现,微鲸次之,而TCL和小米似乎最力不从心。《加州旅馆》充满诡异、动人的旋律,对于Don Felder与Joe Walsh弹奏的双吉他效果电视音响还是捉襟见肘。值得一提的是酷开对声音的瞬态表现得非常猛烈,低音的节奏感让人忍不住舞动起来。
小结:这样的结果也并非出人意料。从酷开6个JBL原装扬声器,同时采用高端音响才有的高中低三分频设计,2个丝膜高音单元,2个中高频单元,2个3寸低频单元的这样恐怖的配置。而微鲸的也拥有2×10W的“大功率”电视音响,小米只有2×8W。单从功率来看各自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四、硬件性能(5分)
硬件性能重不重要?智能化当道的今天当然重要,电视中各种APP甚至是游戏,还有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处理,图像处理甚至都依赖于现在高度集成化的ARM处理器了。但是电视上的硬件综合性能到目前为止也是非常低的,一颗顶级的MStar 6A938大概只有一个骁龙835十分之一的性能。这又代表着电视硬件性能并没有手机、PC那么刚需。从实际的体验来看五款电视的流畅度都达到了“够用”的级别,差距并不大,这从硬件性能上也能看出。
五、开机时间(5分)
非智能电视开关机基本都是秒开,进入智能时代反而退化了。单独把这项目列出来,因为开机时间和是否有开机广告都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体验的要素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开机测试是在完全关闭电源后再次打开的“冷启动”,因为想酷开、微鲸都有待机模式,可以实现“秒开”,而冷启动更能反映电视对系统的优化实力。出乎意料的是海信电视超越了所有互联网电视最快开机,而小米却花了多多一倍的时间才打开电视。而且小米是唯一还有开机广告的电视。这一点是快节奏生活下最不能容忍的。难怪网友质疑小米:“难道我买了个广告牌回家?”
六、UI与资源(15分)
五款电视都是基于Android TV而深度定制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所以说操作逻辑和交互方式基本还是趋同的,只不过每个系统UI设计风格有些许的差异。内容资源方面主要与合作的内容平台有关,主要是爱奇艺、腾讯、芒果,谁购买的影视版权丰富,基于这个内容平台的视频内容就更丰富。而电视厂商需要做的是如何运营好这些内容,让观众更低决策成本的选择资源。
下面我们就各品牌电视的系统UI进行简单介绍。
酷开操作系统6.0
酷开55A3搭载了全新升级的酷开操作系统6.0,主页面分为五大板块,在交互逻辑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运用了SlideFalls信息流的形势来展现优质的内容,减少了层级,增加了内容,根据用户喜好,智能推荐精准内容,使用户可以在轻松自在的浏览状态,不断下拉,惊喜不断。
WUI2.0
微鲸电视55英寸 PRO在搭载了“专为电视而生”的WUI2.0,整体界面采用扁平化的瀑布流式设计,滑动自然流畅,更符合视觉逻辑。一个好的电视UI界面,不需要用户花太大的学习成本,刻意的去习惯,而是自然而然的能够引导用户便捷的操作。这一点在WUI上面体现的很到位。64位处理器配合Android L操作系统,也让电视的智能交互有了更顺畅的表达。
PatchWall
自小米第2代智能电视系统“PatchWall拼图墙”发布以来,小米所有电视均搭载该系统。大方块磁贴图标、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分类信息展示非常直观清晰,易于上手操作。此外,小米电视4还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偏好,并以此来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实现私人定制。
TV+OS 3.0
TCL 55P6搭载了TV+OS 3.0操作系统,一套好的电视交互系统能洞察人的需求,用最为简洁、傻瓜式的操作来完成复杂的任务。TV+OS 3.0经过研发升级,最大程度的简化操作步骤,快速调出用户的观看习惯,还拥有一键连接音乐播放器、快速切换标签栏等快捷功能。
VIDAA 5.5
VIDAA 5.5采用简洁的“悬浮式”主页设计,保持当前界面继续运行的情况下,无需退出,一键调出主页;“一字式”主页操控,首行应用可一字式循环选择,无需光标到最后再原路返回;搭配直观的“拉伸式”主页设计,随光标的移动逐步向下拓展拉伸界面,将更多的内容直观地呈现,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和使用习惯智能推荐内容。
我们选用了今年热门的影视资源,分别用五台电视进行搜索。最后的也出乎意料,以背靠华人文化拥有丰富内容资源的微鲸竟然有四部好莱坞大片都找不到资源,而酷开、小米、海信皆有两部大片找不到资源,TCL仅一部电影找不到资源。
当然,这只是抽样数据,并不能代表全部。比如在表格中表现不如意的微鲸,其实集成了国内外非常多优质视频平台资源,比如TVB、BBC、HBO等。
七、人工智能(5分)
家电领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最为看好的领域之一,大到智能电视,小到智能插座,以及最近大热的智能音响,“人工智能”无孔不入。所有的家电产品都是围绕人们日常生活而进行的,它的交互非常频繁。频繁的交互正好是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养分——数据的收集和训练。而语音交互又正好具有这种频繁和简易的特性,所以绝大部分人工智能家电都会以语音作为切入口。
站在风口上的人工智能电视,海信、TCL、酷开、微鲸、小米……无论是互联网电视厂商,还是传统的彩电厂商,都通过“智能语音”的技术,来让电视变得更“聪明”。那么今天我们横评这5款电视在人工智能方面表现又如何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I5OTA3Ng==.html酷开55A3智能语音体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I5ODE1Mg==.html微鲸电视55英寸 PRO智能语音体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I5NjY4NA==.html小米电视4智能语音体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I5NjA2NA==.htmlTCL 55P6智能语音体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5ODMwMDA3Mg==.html海信55EC880U智能语音体验
从上面体验来看,在“聪明”程度上讲,酷开最好,识别精准,反应速度快,没有令人烦恼的广告。其次是微鲸,跟酷开不相上下,同样没有广告。剩下排名依次是TCL、海信及小米,小米表现最差,基本上答非所问,广告也最多,体验非常不好。
八、横评总结
按照前文评测的内容,我们评测项目分为7个方向进行打分,以下是每个方向每台电视的得分情况。
就不做流水线点评了。说说我对这次跨界横评的一些看法吧。重点还是放在了画质部分,而且分享了很多实拍的对比图,目的是想讲清楚一块好屏幕究竟需要怎样的素质。可惜没有拿一个标杆性的旗舰电视来做对比,而且这五台价位段差不多的产品在面板、背光、图像处理上差距的确都不大。论电视最根本的“画质”来看,4000-6000元这个主流价位段下,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了。而音质和超薄的外观目前来看仍旧是伪命题,想酷开那样背部嵌入低音炮的做法,其实也是主流电视做好音质的一个参考。关于智能操作系统,可能互联网电视会多一些好看的界面、新颖的交互方式,但是内容资源可能没有绝对优势。
所以结论就是,抛弃过去的成见,和对未来的质疑,在彩电行业高度透明化的现在,主流消费水平的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品质仍然维持在分庭抗礼的局势。
如果你现在是智能电视用户,对于电视或盒子内置资源的匮乏感到烦恼。小编推荐你立刻下载当贝市场安装影视快搜等电视软件来扩展资源,超多好玩好看的电视节目,根本嗨到停不下来! 电视不错
页:
[1]